瑞典对乌克兰,从中立到军事援助的立场转变
近年来,瑞典对乌克兰的政策经历了显著变化,从传统的中立立场逐步转向积极支持乌克兰抵抗俄罗斯的入侵,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瑞典外交政策的调整,也凸显了欧洲安全格局的深刻变化。
历史背景:瑞典的中立传统
瑞典自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结束后,一直奉行中立政策,避免卷入欧洲大陆的军事冲突,即使在冷战期间,瑞典也保持了不结盟的立场,同时与北约和苏联保持平衡关系,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瑞典开始重新评估其安全政策,逐步加强与北约的合作。

俄乌战争爆发后的政策转变
2022年2月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后,瑞典迅速调整立场,宣布向乌克兰提供军事和人道主义援助,瑞典政府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武器出口限制,向乌克兰输送了反坦克武器、防空系统等关键装备,瑞典还参与了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并接纳了大量乌克兰难民。
申请加入北约:安全政策的重大突破
2022年5月,瑞典与芬兰一同提交加入北约的申请,标志着其中立政策的终结,这一决定主要基于对俄罗斯威胁的担忧,以及希望在北约框架下获得更强大的安全保障,尽管土耳其和匈牙利一度拖延批准程序,但瑞典最终于2024年正式成为北约成员国,进一步巩固了其对乌克兰的支持立场。
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
瑞典在军事援助之外,还积极参与乌克兰的重建工作,包括能源基础设施修复、排雷行动等,瑞典政府推动欧盟通过更多援乌计划,并支持乌克兰未来的欧盟成员国身份。
未来展望
瑞典对乌克兰的支持预计将持续深化,尤其是在北约框架下,瑞典可能进一步参与对乌军事培训及联合防御计划,瑞典的外交政策转向也反映了欧洲国家在面对俄罗斯威胁时的团结趋势。
瑞典从传统中立国转变为乌克兰的坚定支持者,标志着其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重大转折,这一变化不仅加强了乌克兰的防御能力,也重塑了北欧乃至欧洲的安全架构,瑞典在援乌问题上的角色将继续影响地区局势的发展。





